
这场板块盛宴的导火索,缘由是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多地进行试点,最新出台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也提出,支持成都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开展数字人民币研究及移动支付创新应用,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2日,我国已经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此外,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 此前,数字货币一直面临着落地难,应用场景少的问题。受此问题的困扰,数字货币板块估值久久不能提升,往往只能通过消息和概念带来股价的短期拉升,而业绩却很难兑现,使得股价一次又一次过山车。中国人民银行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此消息显得格外的重要,进一步传达了积极的市场信号,数字人民币产业链投资价值机会凸显。
此外,数字人民币的技术属性使其在绿色低碳等场景下得以针对性应用。一方面,国内着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78.88万亿元,占国内GDP比重将达到55.34%;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替代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实现数字经济的降本增效。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逐步多元化,数字经济、冬奥会等场景支持,数字人民币产业链投资价值机会凸显。 因此可以更多的关注2022年数字货币的投资机会。明年2月4日冬奥会开幕的临近和3月1日个人收款码不允许用作商户收款的新规的落地,都是有望刺激数字货币概念上涨的潜在动力。 首先本届冬奥会将是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我国的数字人民币可以借助冬奥会的大舞台进行快速推广;其次数字人民币的推行,能够对移动支付领域的税收规范化、以及打击偷税漏税,提供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基础;再者,人民银行近期也强调了,数字人民币的推行将对反洗钱、反赌博、反电信诈骗等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总体而言,数字货币有望得到进一步催化,板块或迎来一波跨年行情。 据机构测算,未来数字人民币软硬件产业升级将带来1400亿的市场空间,包括银行核心系统改造51亿、数字人民币硬钱包339亿、ATM升级507亿、智能柜台发卡机升级323亿、商户POS设备升级192亿,市场空间广阔。 从数字货币的推广建设过程来看,分为系统建设、软硬件钱包、支付、收单等环节,涉及的企业较多,有传统ATM厂商、有银行IT厂商等。关注一些和银行服务较为紧密的头部企业,这类企业有望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有机会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