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经理们特别乐于展示,他们的业绩超出基准,或者说市场平均水平,多少多少。 但是基金经理很少会告诉你,他们所管理的投资组合中,承担的风险和市场整体水平相比,是多还是少。 早期,大部分金融机构在评价一个基金经理时,也很少会注意到“风险调整后收益”这个概念,不过近几年开始重视起来。 这个概念比较复杂,具体逻辑和计算方式以后找机会聊,简单理解就是: 在承担相同风险(波动率)水平的情况下,力求获得更高的超额回报。或,在获得相同超额收益的情况下,承受更小的风险(波动率)水平。 在实践中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在把风险(波动性)和相关费用加入到计算公式里之后,是无法超越市场表现的。 他们之所以能获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高额收益,往往是承担了相较于市场整体更高的风险而已。 巴菲特曾经断言,以10年为限,赌没有一个主动基金能够打败标普500指数基金,赌注是50万美金。

一个名叫泰德.西德斯的投资经理,精选了5只基金迎战,9年又个月之后,指数基金获得了近90%的收益,而这5只基金的组合收益率金22%。 于是慢慢你就发现,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他们工作的意义是很有限的。 当然我们说基金经理的工作并非全无价值,主要在于: 虽然基金经理很难获得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但是他们依然是可以获得超越基准的绝对收益的。 原因在于作为机构投资者,他们能获得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且手中有更丰富的工具。在特定法律框架下,投资基金具有税务优势。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