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规避这样的常见误区,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种为合理的补仓方法: 01按比例分批补仓法 如果基金出现阶段性下跌的走势,可以先将加仓资金平均分成几份,再预设一个下跌幅度,净值每达到一个跌幅,就加一份仓,也就是基民们较常使用的“跌破百分比”补仓法。 举个例子:可以将跌幅预设为5%,假如你的加仓资金一共有10000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2500元。那么当第一次下跌5%时,买入2500元;在此基础上如果再跌5%,继续买入2500元;以此类推,每跌去5%,就加仓2500元,一直到用完补仓资金,便开始静待市场反转。 至于这个跌幅的设置,可以是3%、5%、10%或者其他数值,需要根据市场环境、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基金的特点来进行合理选择,每个人设定的目标值可能都不同。 但注意,这个目标值过大或过小都不好。如果预设的跌幅太大,则补仓时出手的机会就比较少,收集不了低位的筹码,便难以摊薄成本;而预设的跌幅过小,则在回调前期的买入可能过于频繁,子弹有可能早早打光。一般来说,可以参考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来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说下图某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撤是24.96%,如果分4次补仓的话,可以考虑将跌幅预设在5%左右。

如果最大回撤相对较低,说明这可能是一个波动相对较小的产品,那么预设的跌幅目标值也可以相应小一些。 02金字塔补仓法 金字塔式策略分为买入和卖出策略两部分,买入采用正金字塔,卖出采用倒金字塔。 既然是补仓,我们在这里就重点讨论正金字塔策略,其核心的原理是:在高价位时买入较小仓位,低价位时买入较大仓位;价格下跌时买入数量逐渐增多,价格上升时买入数量逐步减少。该策略可以避免将大部分补仓资金买在相对高位上,有效摊薄成本。 如下图所示:

比如说假设成本在2元以上,跌到2元买入1000份(补仓2000元)、跌到1.5元买入2000份(补仓3000元)、跌到1元买入4000份(补仓4000元),实现低位多买。(风险提示:以上数值仅作为举例,不构成投资建议) 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更适合具有持续现金流的投资者,相较于操作简单的“按比例分批补仓法”,对投资者的要求也会更高。 首先,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走势需要做出判断;其次,还要大致估计未来价格底部与顶部,分配不同价位所对应的仓位。 如果判断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那么补仓的效果将受到一定影响。大体上来说,金字塔补仓法更适合震荡市。 03定投式加仓法 如果有的朋友觉得上面两种方法都需要自己操作太麻烦,那么不妨考虑坚持定投。在看好基金长期表现的情况下,设定一个扣款金额和扣款频率,其他就交给时间。 用定投来解套到底有没有用呢?如果我们运气极差,在熊市的高点,比如2018年1月24日买入10000元华夏沪深300ETF联接A(000051),此时的单位净值为1.4100,持有至2018年2月9日,单位净值下降为1.2430元,已明显套牢。 为了解套,我们采用定投式加仓法,从2018年2月12日开始,每月定投1000元补仓,坚持到2019年3月4日,此时沪深300ETF联接基金的单位净值为1.2510,距离首次建仓的1.4100还有较大的距离,但我们的持仓已经回本了,持有14个月成功解套。

数据来源:Wind,华夏基金,基金净值经托管行复核。以上不构成基金推荐,仅作为案例使用。风险提示: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不同于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假如我们什么也不做,耐心持有呢?那我们只有等到2020年6月——下一轮牛市开启才能解套了,等待的时间长达29个月! 这便是定投的魅力。由于我们坚持定投,在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便宜的筹码,使得我们的持仓成本不断摊薄,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行情上涨到原先的初始位置,即可盈利。在18年熊市的高点买入沪深300ETF联接,通过坚持定投,将回本的持有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 换言之,如果你运气没那么差,买入的时点不是阶段最高点,那么情况可能会更好,等待的时间也有望更短。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