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促进碳中和目标的最新努力的一部分,一项针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估计划和一份更新的绿色债券项目目录已经生效。
从周四开始,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将对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进行季度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激励和约束。
将对符合绿色金融标准和相关法规的业务(包括绿色贷款和绿色证券)进行评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卢正伟表示,央行的评估将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业务结构,加大绿色金融的力度本周四生效的《2021年绿色债券项目目录》首次提供了绿色债券项目的标准定义。
央行网站上的一份声明称,统一中国不同监管机构的不同标准,将有效降低绿色债券的发行、交易和管理成本,提高绿色债券市场的定价效率。
随着煤炭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的取消,碳减排约束更加严格,该目录也与国际标准更加吻合。
声明称,《目录》将引导中国绿色债券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更好地支持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促进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
作为绿色债券的主要承销商,兴业银行承诺到2025年,其绿色金融的发行量将比2020年底翻一番。
评估方案和更新后的目录是中国努力实现2030年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一部分。
到2020年底,我国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总额分别为1.8万亿美元和125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已经发行了40多只碳中性债券,总额超过100亿美元。
分析师指出,未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潜力巨大。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的一份报告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的绿色投资在本十年每年需要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约3400亿美元),2031年至2060年期间将增长到3.9万亿元人民币报告预计,到2030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将增至7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