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个梦想:成为一个专职的投资人。
专职的目的倒不是为了盯盘做短线,而是有更多时间调研公司,更多的时间学习提高,更多的时间调养身心。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也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但愿这个等待不会太久。
我的长线组合,通策医疗、正海生物、艾德生物和欧普康视,占我总仓位的90%,本周通策医疗和欧普康视双双新高。这样的公司,躺着就能赚钱,俗称躺赢。
今天盘中趁通策医疗新高,249左右的位置进行了小规模的减仓。

通策医疗减仓了10%左右,并不是不看好,主要原因是去掉一点融资。之前为了腾出现金加仓正海生物,通策医疗有一些融资盘。
减仓以后,一方面减轻了融资压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现在成本接近负数了。
欧普康视没减,因为介入比较晚,买得不多,减一下就没了。仓位重的,这个位置我觉得可以减一点。
艾德生物没有新高,但股价还是相对坚挺。虽然是家门口的公司,也没空去公司实地调研一下,准备明年参加一下股东大会。
医药股中,涉及到集采的跌得一塌糊涂,目前集采暂时没有涉及到艾德的产品,但是未来会不会涉及,谁都不好说,因为现在医保局太强势了。至于艾德生物明年要不要加仓,或者要不要继续持有,还要进一步的研究。
正海生物,怎么说呢?屋漏偏逢连夜雨,什么带量采购、股东减持接踵而至,股价已经调整5个月,从历史走势经验看,时间和空间都到位了,我是一动没动,耐心持有。
相对于优秀的长线组合,之前提到的几个股,比如生物股份,健康元,沃森生物,或者是小仓位短线参与,或者是买入观察,目前看都不尽如人意。
特别是生物股份,不到10%的仓位,从盈利到亏损接近30万,虽然不影响今年总收益的大局,但也是相当的肉疼。
关于今年以来不成功的案例,我将会在年终总结中好好反思,并详细分析经验教训。
最后说一件重要的事!最近和市政府相关官员接触,得到一个重大的信息:
政府明年要过苦日子!
什么意思?政府明年要压缩各项开支,货币政策大概率要收紧!
这对股市来说是一个重大的信号,今年由于疫情,财政政策宽松,放了很多水,明年要回收。
对投资来说,和政府打交道、过于依赖政府生意的公司要小心了!
具体说,2021年,什么公司能投,什么公司不能投,要投什么方向?我准备利用周末的时候详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