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今日收盘涨跌不一,其中沪指小幅收跌0.21%,收报3442.14点;深成指上涨0.07%,收报13970.68点;创业板指上涨1.10%,收报2712.52点。
行业板块方面,上涨的有27个、下跌的有39个,其中,养殖业、采掘服务、医疗器械、种植业与林业、生物制品等行业涨幅居前;有色冶炼加工、煤炭开采加工、新材料、视听器材、国防军工等行业跌幅居前。
概念板块方面,上涨的有92个、下跌的有167个,其中,大豆、玉米、养鸡、农业种植、生物疫苗等概念涨幅居前;高送转、有机硅、稀缺资源、稀土永磁、石墨电极、黄金等概念跌幅居前。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5.94亿元。

图片来源网络
消息面
1、1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升至57.8 就业明显改善
随着疫情后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国内服务业持续加速恢复。12月3日公布的11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录得57.8,较10月上升1个百分点,为2010年5月以来次高值,仅次于2020年6月。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11月制造业和服务业总体复苏节奏继续加快,供给、需求两端同步向好,海外需求持续保持扩张态势,就业改善十分明显。
据财新网12月3日消息,随着疫情后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国内服务业持续加速恢复。11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为57.8,较10月上升1个百分点,为2010年5月以来次高值,仅次于2020年6月。
此前公布的1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4.9,高于10月1.3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新高。在此拉动下,11月财新中国综合PMI提升1.8个百分点至57.5,创下2010年3月后最强劲增速。
服务业和综合PMI走势与统计局一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0.2个百分点至55.7,综合PMI则上升0.4个百分点至55.7。
服务业供需持续加速复苏,11月服务业PMI和新订单指数连续七个月保持扩张,分别提升至2010年5月以来的次高点和最高点。
外需复苏同样强劲。11月服务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高于荣枯线,为6月后首次出现增长,并且创下2019年4月后最高增速。调查样本企业普遍反映,在整体市况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海内外客户数量皆有增加。这表明国外疫情虽不明朗,但出口需求仍出现明显改善。
服务业供需两端的高景气度传导至就业市场,助推服务业就业指数连续四个月保持扩张。11月就业扩张有所提速,就业指数为2010年11月以来新高。同时,制造业就业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11月为2011年6月以来最高值。综合来看,受益于供需回暖,两大行业的企业用工量正稳步上升。
服务业企业的平均经营成本进一步抬升,涨幅较10月显著加剧,创2010年8月后最高纪录。据反映,投入成本上升的原因普遍是原料成本与用工费用上升。
在需求转强的背景下,服务业企业得以提高收费价格,从而把投入成本上升的压力部分转移给顾客。11月服务业投入和收费指数均在扩张区间攀升,分别为2010年9月和3月以来最高值,通胀压力开始显现。
企业家对经济前景极为乐观,11月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升至2011年5月以来最高值,超出长期均值。企业普遍预期,未来一年全球经济状况将从疫情中复苏,内需将会更加强劲,新产品也会上市,从而有望带动经营活动增长。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11月制造业和服务业总体复苏节奏继续加快,供给、需求两端同步向好,海外需求持续保持扩张态势,就业改善十分明显。市场需求旺盛,制造业开始主动补库存,成本和收费两端价格指数悉数上涨,企业家信心指数持续维持高位。
2、富时罗素名单调整 3只A股新入列!外资最近狂买这些股
12月2日,富时罗素宣布对富时中国A50指数、富时中国A150指数、富时中国A200指数、富时中国A400指数、富时中国A小盘股指数的季度审核变更。该变更将于12月18日星期五收盘后(即12月21日星期一)生效。
根据指数调整的历史经验来看,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减少对于指数的追踪误差,通常会选在最后一天调仓,因此往往会看到权重变动较大个股成交“异常”放大,特别是在尾盘。相比之下,主动型资金则并不存在这一约束,可以择机选择配置时点。
富时罗素同时宣布,富时中国A50指数新纳入比亚迪、泸州老窖、爱尔眼科。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收盘,这三只股票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256%、115%、111%。
比亚迪今年迎来了股价和业绩的齐创新高,目前市值达4422亿元,是A股市场的“汽车第一股”。根据其三季报,其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362.66%。1-9月,实现营业收入1050.23亿元,同比增长11.94%;净利润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根据最新披露数据,比亚迪第一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5.26%。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泸州老窖目前市值2694亿元。在高端酒市场上,目前主要以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等为主。根据其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5.99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26.88%。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爱尔眼科目前市值为2640亿元,实现了“十年十倍”。根据其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65亿元,同比增长10.78%;净利润15.46亿元,同比增长25.60%。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另外,被删除的三只股票保利地产、智飞生物、中国联通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13%、159%、-15%。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收盘,年初至今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1639.61亿元,而2019年全年北向资金净流入3517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近一个月来,北向资金净买入前五的公司包括格力电器、中国平安、隆基股份、中国中免、恒瑞医药;净卖出前五的公司包括海康威视、五粮液、洋河股份、海尔智家、中国人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北向资金在连续4年加速涌入后,今年进场节奏显著放缓。而关于外资未来流向如何,研究机构对此存在一定分歧。
国盛证券认为,虽然未来国际指数扩容暂缓,但外资流入趋势料将延续,维持年内2000-3000亿外资增量的判断。长期来看,A股国际资金仍远远低配,即使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外资入场初级阶段的大逻辑也不会有丝毫改变。
粤开证券认为,尽管当前并未有其他国际指数进一步公布扩容A股的计划,但今年以来外资对投资A股的积极性仍然较高;且相对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外资的持股比例,外资增持A股空间仍然很大。外资净买入A股仍然在初级阶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未来外资中长期的流入趋势不会改变。据其测算,若A股将在5-8年内能够被全部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外资有望净流入A股2-4.5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净流入规模至少能达到2500亿元以上。
新时代证券持有不同观点。新时代证券策略首席樊继拓认为,相对来说,保险机构和外资更关注估值。今年北向资金流入规模放缓,主要原因是估值上行较快,导致性价比下降,如AH溢价指数已从去年的120-130的区间抬升到目前的140-150的区间。如果明年A股的估值继续抬升,不排除外资买入规模进一步减少,甚至变成小幅净流出。不过考虑到人民币资产的长期价值和外资分散配置的需要,外资流出的规模不会很大。
机构看法
天风证券分析,时至年底,多因素叠加,短期市场波动可能加大,但不影响中长期的坚定看好。板块上,近期看好低估值且边际向好的有色,化工等行业,以及业绩有望继续改善的银行,保险等。中长期,持续看好产业趋势及景气度可以持续的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光伏、军工等板块。
中原证券分析,经过四个月的蓄势整理之后,未来各大指数陆续挑战年内新高的可能性大幅提升,A股有望迎来新的一轮跨年度行情。建议投资者在继续关注顺周期行业的同时,积极关注科技以及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部分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风险提示:
以上统计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邀约、建议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