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商品价格随行就市,根据供求关系进行调整是很自然的事情
2024-05-25 12:27:58
描述
  最近,一些地区和部门提高了一些公共商品的价格。虽然涉及面不大,但在证券市场仍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些人认为这是好的。一些机构甚至认为,在下一阶段,股市上涨的主线是价格上涨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最近,一些地区和部门提高了一些公共商品的价格。虽然涉及面不大,但在证券市场仍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些人认为这是好的。一些机构甚至认为,在下一阶段,股市上涨的主线是价格上涨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行就市,根据供求关系进行调整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国家基于保障国计民生的需要,调整少数公共商品(又称公共服务)价格的涨幅也很常见。目前,我国的水、电、气等价格由政府控制。当然,政府控制并不意味着价格不能上涨,但通常需要举行听证会并执行相关程序。同时,鉴于在中国提供公共商品的企业基本上由国有或国有资本控制,这些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提高商品价格时应更加谨慎。  一般来说,当经济扩张、社会生产数据和生活数据价格普遍上涨时,由于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共商品价格上涨。由于下游企业消化和转移成本的能力强,居民的收入预期也很好,更容易被接受。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上涨理论上不会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而提供公共商品的企业无疑会提高利润,因此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经济处于收缩的背景下,大多数各种商品都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局面,整体价格水平相对较弱,甚至存在下行压力。此时,公共商品的供应相对垄断,其影响更加复杂。虽然这样做对提高公共商品供应商的经济效益有明显的好处,但毕竟,对于水、电、气等公共商品,消费的灵活性一般不是很大,也就是说,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然而,由于经济低迷,下游企业很难有效地转移增加的成本。这很容易导致其经济效益下降,甚至不得不压缩产量。因此,尽管少数企业从价格上涨中受益,但绝大多数企业都会受到损害。虽然不会有“一鲸生,万物落”,但负面影响无疑不小。  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稳定,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问题之一是预期疲软,国内需求不足,反映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趋势的PPI持续下降,长期低于繁荣和枯萎线,实体经济面临明显的收缩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商品也面临着需求增长放缓的问题。此时逆势涨价,虽然在企业效益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种积极的效率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面对价格上涨没有可靠的回避措施,因此他们自身经济效益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下降可能会导致对未来预期的进一步削弱,这对社会生产不利。当然,作为一家提供公共商品的企业,它也有经营困难。当价格明显不合理时,需要调整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是垄断企业,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调整产品价格,社会也应该理解。然而,这种调整被视为行业的积极因素,然后被视为推动股市上涨的动力,这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在经济发展史上,公共商品价格在经济收缩期从未提高,从而达到刺激经济活动的效果。毕竟,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滞胀,这对经济活动是非常有害的。  目前,国内相关方在公共商品价格上涨方面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当市场传言电力价格将上涨时,政府明确表示没有这方面的计划,股市很快摆脱了对“价格上涨主题”的依赖,回到了业绩和增长的双轮驱动模式。对于目前的实体经济来说,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最需要的是快速回到有序扩张阶段,温和复苏。这样,股市就有了更多更扎实的理由去做更多,随着经济的缓慢改善,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