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交易所出台5项规范再融资措施,自然对股市有利
2023-11-11 09:36:05
描述
11月8日收盘后,沪深交易所出台5项规范再融资的措施,自然对股市有利。但a股市场似乎不为所动。十一月九日当天,下跌股票3585只,上涨股票只有1498只,下跌股票是上涨股票的两倍多;而且两市总成交额为9624亿元,比上一天缩水742亿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11月8日收盘后,沪深交易所出台5项规范再融资的措施,自然对股市有利。但a股市场似乎不为所动。

十一月九日当天,下跌股票3585只,上涨股票只有1498只,下跌股票是上涨股票的两倍多;而且两市总成交额为9624亿元,比上一天缩水742亿元。十一月十日,主要股指全部下跌,两市成交额8274亿元,甚至缩水15%。

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的五项措施,包括严格限制破发、破净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严格控制连续亏损企业的融资间隔;重点关注金融投资比例高的再融资;严格控制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严格控制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主营业务的相关要求;等等。

从字面上看,只有“严格限制破净”公司再融资,银行股几乎全军覆没。

在42家上市银行中,除宁波银行目前市净率为0.96倍、招商银行为0.85倍外,仍有可能“达标”,其余均在0.4-0.5倍之间,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最低银行仅为0.32倍、0.33倍、0.33倍。我们甚至可以解释,为了再融资,这些大幅破碎的银行股将尽最大努力提高股价,如果银行股上涨,指数无疑会上涨。

不仅是银行股,很多“中文”股也大幅破净。比如中国铁建、中国交通建设、中国建筑、中铁、中冶,市净率分别为0.43、0.50、0.52、0.53、0.54倍,一旦字头上涨,市场就会轰然而起!

此外,在“严格限制破发”公司再融资方面,科技创新板目前破发最多。在这两个城市约300只破发股中,科技创新板占110只,即科技创新板占500多家公司的五分之一。同样,科技创新板也没有上涨。11月9日和10日,科技创新50指数连续两天下跌。

这些板块和公司真的不想也不能再融资了吗?

恐怕未必。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两家交易所特别提到“在支持上市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方面,有以下安排”。第一个是:“本次再融资监管安排不适用于符合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的再融资,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为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的功能。”

似乎一些科技创新委员会公司,即使破裂或亏损,也可以以“服务国家战略”的名义;银行股再融资可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名义,也可以通过“建立大型再融资预沟通机制”继续“合理”大量资金。

当然,在目前3000点的保卫战中,还是要休息一会儿。

在我的大a股市场,再融资比IPO更无情。

据Choice统计,今年1月至8月,a股再融资规模4638亿元(其中固定募集资金3140亿元),同比增长5.4%。仅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就协调了一、二级市场的平衡 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发布后,9月份再融资规模仅降至226.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7.7%。

同期(1-9月),A股IPO募集3236.43亿元,较去年下降33.36%;即便如此,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仍在全球新股融资排行榜上排名第二。

至于再融资,没有市场能出其右!

就在今年固定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中,前五名是本次出台新规定的限制性企业。其中,第一家邮政储蓄银行(450亿元)是破净企业,第二、第三家中国东航/中国国航(各150亿元)是亏损企业,第四家中国电力建设(133.96亿元)是破净企业,第五家ST建元(90.13亿元)是亏损企业。就这五家企业的固定募集资金而言,占130家固定募集资金额的近1/3!

“三公原则”是资本市场的灵魂和底线。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轻易改变,必须平等对待所有市场实体。为什么半年多过去了,以前可以圈很多钱,现在又“严格限制”了?或者今天的“严格限制”只是为了响应“活跃的资本市场” 提升投资者信心”,安排编一些条款看看?

此外,在所谓的“有效联系”方面,两家交易所明确提到,“本次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适用于实施后新受理的项目。早期受理的项目和目前正处于审计阶段的项目不适用于相关的监管安排。”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a股已经受理了274家再融资企业,计划筹集约数千亿元。为什么他们不受新的再融资规定的限制?

例如,创业板公司亿威锂能去年11月增加了90亿元(增发了14297亿股,增发价格为62.95元/股——破发了25%)。当年12月,股东大会发行了70亿元可转换债券,并被交易所接受。该公司的再融资能否不受“破发限制”,以及“距上次募集资金到位日不少于18个月”的新规定?

何宛男:作者简介,资深股市专家,著名财经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