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扬帆出海 逐“光”前行
2023-08-17 06:25:20
描述
晶澳科技:扬帆出海 逐“光”前行。晶澳科技组件生产车间从三台单晶炉起步,经历行业多次洗牌后成为头部引领者,“光伏老兵”晶澳科技(002459)出货规模始终居于全球第一梯队。今年上半年,公司预盈42亿元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晶澳科技组件生产车间

  从三台单晶炉起步,经历行业多次洗牌后成为头部引领者,“光伏老兵”晶澳科技(002459)出货规模始终居于全球第一梯队。今年上半年,公司预盈42亿元至49亿元,同比增长146.81%至187.95%。

  伴随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新一轮的产业竞争格局已然开启。公司如何继续领跑行业?国际市场风起云涌下,中国光伏企业“出海”之路如何行稳致远?日前,上海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晶澳科技,试图解码其在激荡的行业竞争中如何逐“光”前行。

  经营:一体化布局构筑成本优势

  走进无尘车间内,一条条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高效运转,数百台智能小车来回穿梭运送物料,经过扩散、SE激光掺杂等数十道工序后,一片片单晶硅片变成高效晶硅电池。

  这里是晶澳科技邢台基地,也是全国乃至全球产能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的电池片生产基地之一。今年上半年,受下游旺盛需求拉动,企业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

  “上半年,光伏行业延续了高景气走势,公司开工率维持在高位。”提及生产情况,晶澳科技副总裁兼董秘武廷栋表示,随着硅料以及物流运输成本显著下降,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42亿元至49亿元,同比增长146.81%至187.95%。

  乐观之下也有隐忧。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出口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产品合计45.57亿美元,环比下降11.1%。此外,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呈现供应过剩的态势,以原材料单晶致密料为例,其价格已从高点时的30万元/吨急跌至6.5万元/吨。

  在阶段性产能过剩引发行业洗牌的背景下,光伏企业垂直一体化布局及盈利能力备受关注。

  “从2010年开始,我们就从电池环节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电站扩展,建立了从拉棒、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到光伏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武廷栋称,垂直一体化模式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自然演进,在打破产业链上下游分割的同时,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业内分析师透露,光伏行业每个环节的技术、生产、扩张周期都不一样,会出现阶段性错配,晶澳科技的布局模式,既给了各个环节产能调节的空间,又令运营效率保持领先水平。

  晶澳科技一体化布局仍在加速。今年6月,晶澳科技公告,计划投资60.20亿元用于建设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此前的3月底,晶澳科技已宣布投资128.42亿元在该地建设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

  据武廷栋介绍,晶澳会坚持垂直一体化布局,结合市场需求增长、原材料价格走势以及新建电池组件产能释放,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按照产能规划,到今年底,晶澳科技组件产能超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技术:多线发力抢占“N”时代风口

  光伏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为了降低度电成本、提高量产效率,各大光伏企业都在不断投入研发,寻求新的技术突破。作为以电池片业务起家的老牌厂商,晶澳科技也不例外。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DeepBlue 4.0 Pro(晶澳新一代N型高效组件),在电池效率、输出功率、系统成本等方面表现优异。”武廷栋拿出一块电池片向记者展示道,相比于传统的P型组件,新一代组件BOS(系统平衡,下同)成本可降低2%至4.5%,LCOE(能源平均成本,下同)可降低2.5%至6%;相比于原有版型N型组件,该组件BOS成本可降低1.4%至2.8%,LCOE可降低0.7%至1.6%。

  据了解,早期的BSF(铝背场光伏电池)、现有的PERC(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光伏电池)都是基于P型硅片电池技术。P型硅片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电池效率亦相对较低,而N型硅片工艺复杂,电池效率也更高。N型新型电池技术又以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和HJT(本征薄膜异质结)为主要路线。目前,光伏行业将组件划分为“P型”与“N型”来区分两种主流电池技术。

  作为在光伏领域耕耘十数年的从业者,武廷栋见证了光伏技术的迭代。在他看来,光伏技术虽进入了P型转N型的技术迭代窗口期,但尚未达到终极,现阶段技术迭代都是“过程选手”而非“满分选手”。TOPCon技术在未来一定时期将占据主流市场,随着产业的发展,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迭代技术出现。

  去年以来,晶澳科技已陆续对N型TOPCon电池启动大规模的投产和扩产行动。武廷栋表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约有46GW的N型电池产能陆续投产爬坡,同时还有10GW的N型电池项目在建,预计今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超50GW。

  与此同时,晶澳科技计划今年内投建1.5GW至2GW的HJT产线。而在备受追捧的钙钛矿技术方面,晶澳研发已投入钙钛矿研发设备,制定了小试、中试、量产的路线图。

  “出海”:多元化出击把握全球机遇

  走进晶澳科技展厅,“开发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标语映入眼帘。这既是其发展的初心使命,也道出了走向全球的战略雄心。

  作为首批“出海”的中国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晶澳科技年组件出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其海外业务收入常年占比约60%。“我们已在东南亚建成了一体化产能。今年计划在美国投建2GW的光伏组件产能。”武廷栋介绍,目前公司已在海外设立了13个销售公司,销售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和美洲建设区域运营中心。

  “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是我国出口的‘新三样’,其中光伏行业早已‘出海’,十年前在东南亚建厂,如今在欧美布局,已经到了‘出海2.0’时代。”谈及中国企业“出海”原因,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一方面是我国完整的产业供应链优势,另一方面是海外市场基于能源安全而设置的各种壁垒。

  武廷栋对此颇为认同,他表示,近两年,在能源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海外如欧美应用市场需求旺盛,但围绕光伏制造端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除了传统的关税壁垒外,基于碳排放的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形成。

  “当前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正在重构,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需要克服诸多挑战,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全球化布局在现有基础上走得更稳健。”武廷栋说,即使存在贸易壁垒或者地缘政治因素,但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共识,综合考量整体经济环境与世界形势,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仍将是确定性较强的赛道。

  在“出海”战略方面,武廷栋表示,在完善全球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的同时,晶澳科技将发挥国内生产工厂的质量、成本优势,供应国内和全球市场客户,加大海外建厂步伐,有力地保障海外市场。



 

晶澳科技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3-08-17)


● 短期趋势:极度弱势行情中,投资者可暂时观望。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已有31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5.29亿股,占流通A股22.59%

综合诊断:晶澳科技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8.8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