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题材新的催化剂?
2022-09-08 14:39:33
描述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题材新的催化剂?深改委会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新型举国体制这个提法非常有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深改委会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研发具有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基础前沿技术”。

新型举国体制这个提法非常有意思,既没有全盘否定过去的举国模式,而是针对当下环境变化提出新的设想。这个提法也并非是新提法,早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就有过类似的表述。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题材新的催化剂?
“举国体制”这种制度,也不单单是咱们国家独有的,这是后进国家想要实现科技超车的必由之路。

回顾一下日本、韩国的高端制造业,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日本举全国之力、亏到爹妈不认都要搞大飞机,韩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兴起等等.....

这都是后进国际想要实现产业升级、赶超一流强国的必然选择。

虽然不是新提法,但政策高度在,政策力度也在,科技强国肯定不是动动嘴皮子的,最近国家在一些重点硬核科技领域的反腐动作也能看出“治病治根”的决心。

以前在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中出现过两个突出的矛盾,国家主导的研究成果市场化转化不力和仅靠市场力量无力追赶世界一流水平。

其实中国一直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非常支持,每年都投入不少人力物力搞创新,搞研发,半导体行业也不例外,例如光刻机不知道搞过多少次专项,但是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计划经济体制下,研究成果验收通过之后就基本束之高阁,没有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和技术去真正运用到市场端,不知道怎么做,也不会做。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题材新的催化剂?
久而久之就慢慢被人遗忘,最终造成“造不如买的论调”,最主的原因要就是看不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赚钱的事谁愿意干?

这是以前经常被人诟病的一种现象。于是有人呼吁: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解决。但是如果纯靠民间市场力量,却无力与欧美巨头竞争。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究半导体,到现在诞生了一大批芯片巨头,intel、博通、高通、Ti、Qorve、AMD、NV、Lam、AMAT、KLA、Micron、苹果等数不胜数……

面对这些在前面跑几十年的巨头,人家有钱,有人,有技术,又主导技术和行业标准,垄断了市场。

仅靠民间力量,国内那些个初创公司跑去跟人竞争,宛如拿着小木棍去挑战端重机枪的,压根没胜算。

在高精尖领域,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后来竞争者的想要超越前者难上加难,民间自身力量不够就只能靠国家的。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题材新的催化剂?
本次提起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打破旧举国体制的种种弊端,国家主导与市场民间之间,形成一种新的关系。

即国家集中人力物力投资源,投钱去做新技术的研发,但是同时让市场端真正用户的公司充分参与,保证做出来的产品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共同突破。

从国家科研院所到民间产业公司,共同合作,打破欧美公司的技术垄断,进而抢占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和未来技术主导。

在当前全球地缘动荡、疫情干旱冲击经济能源、美帝大搞脱钩遏华的背景下,最高决策层一定是深感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

不仅对当前的经济疫后复苏造成巨大拖累,包括对中长期的经济转型、全球产业竞争,甚至对民族复兴都成了重大障碍,才再次发出了这一利用举国体制优势攻关核心技术的号召。

且顶层用的是“ 新型举国体制、提升体系化攻关能力”的表述,意味着要让各类型科技企业、有利刺激科技创新的各种力量,更加协同、形成更强合力。

因此,接下来围绕落实高科技领域的举国体制优势或将进入一段科技题材的政策发布高频期。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题材新的催化剂?
对股市而言,这也将强化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中的芯片、操作系统、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工业母机、先进航空发动机等前沿、核心自主高科技题材,中长期的高成长性预期和短线的市场炒作情绪。

当然长期看这些核心自主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也会有更高的股价弹性。

此外,有院士、有国家实验室的国企和央企在发挥举国体制上的优势,也意味着其将在部分需投入巨大的自主高科技领域占据主导。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