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元信息22H1营收同比增长9.96%至1.37亿元 深耕“行业信创+数字化转型”
2022-08-19 12:10:46
描述
普元信息22H1营收同比增长9.96%至1.37亿元 深耕“行业信创+数字化转型”。8月19日,普元信息(688118.SH)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8月19日,普元信息(688118.SH)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9.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2.04万元,亏损同比增加1,736.88万元。

  业绩变动,普元信息表示主要系疫情多地散发及封控对公司业绩产生的不利影响;另外,公司加大研发、营销、技术服务投入也导致了亏损增加。

  疫情之后信创产业发展紧迫性持续提升 昔日黄金赛道或迎逆势反弹

  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发生后信创行业即便作为公认的处于高速成长的黄金赛道,也难免受到疫情之下变局与挑战的传导。疫情不会改变信创行业长期向好的发展,但疫情导致国内经济整体下行依然会给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与风险。2022年3月至5月,这一时期社会的焦点、精力、资源都在用于防疫抗疫和冲销损失,一定程度上加重各级财政压力,导致信创工程进度延后、预算资金收紧等计划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此外,疫情之下,各行各业难以顺利复工复产,导致信创行业上游信创产能压力和下游供应链受到不利影响,疫情封控、人员交流和物流受阻影响,销售回款进度显著延迟等问题。不仅如此,信创行业的业绩季节性一直较为明显,行业企业业绩通常将在第四季度集中释放。

  专业人士指出,目前来看,信创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中央对信创行业的重视和支持态度长期来看不会改变。另一方面,信创行业前期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向上的发展态势;同时,信创行业因互联网、因网络安全需求而产生和发展,本身具有很强的适应线上化和云化的特征,疫情的封控也将倒逼企业主体加速转型,而数字化和创新是当下转型必不可少的两大核心抓手。因此,疫情冲击带来的产业转型加速可能会为信创产业创造井喷的契机。

  潜心修炼“内功” 有望持续受益“信创+数字化转型”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信创产品与技术能力全面升级

  获悉,为适应市场化竞争,普元信息持续对标国际厂商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线扩展,从而逐步实现了在中间件技术域宽度与产品组合的丰富程度方面,拥有与国外品牌主流产品比肩的技术实力。如今,普元信息已率先发展形成包括应用支撑、应用集成、云原生、数据管理与治理在内的全栈式信创中间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务、能源、先进制造、军工、地产等十数个行业,积累了众多行业头部大型企业客户及政府机构。

  研发方面来看,2022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666.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18.32万元,增长率达到33.42%。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和主流技术发展,持续围绕行业信创与数字化转型两大领域进行研发创新,取得多项研发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入选LowCode低码时代《构建敏捷数字实践力-2022年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研究报告》中的金融、政务、通信3大行业“领先实践力厂商”,并荣膺“中国低代码/零代码行业综合影响力企业TOP15”。

  多举措提升营销、服务能力

  公司聚焦行业信创以及信创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于软件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需求,积极开拓横向行业市场、夯实纵向行业优势,进一步加大技术和营销投入,持续提升技术交付能力和服务水平,人员规模较上年同期显著扩大。特别是在上半年上海疫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公司人员基本保持稳定。

  注意到,2022年5月23日公司向符合授予条件的55名激励对象授予450.00万股限制性股票。一方面,彰显了公司长远发展的决心;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经营管理和员工激励机制,为公司投资者创造财富,共享公司发展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智能化数据中台解决方案助力上海防疫,为防疫数据响应疫情攻坚不同场景的模型开发、融合治理、数据共享等工作,支撑诸如“场所码”“电子通行证”等应用和服务,体现了一家作为上海本地科技企业的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总体来说,信创产业能够为B端解决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痛点,行业整体将迎来重大利好。在我国坚持“数字中国”建设战略的大背景下,伴随着信创产业规模的扩张,普元信息在“行业信创”+“数字化转型”两大方向的深度聚焦有望获得持续受益。



 

普元信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8-19)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14.00万股,占流通A股16.75%

综合诊断:普元信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8.26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