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还能“醉”多久?
2020-09-01 09:47:11
描述
消费行业受资金追捧,说明市场风险偏好依然较低,指数延续箱体震荡,食品饮料和酿酒行业目前有点类似2月底的科技股,短期很疯狂,但需要“醉”中留清醒。
贵州茅台突破了1800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昨天网上有很多段子,有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消费行业受资金追捧,说明市场风险偏好依然较低,指数延续箱体震荡,食品饮料和酿酒行业目前有点类似2月底的科技股,短期很疯狂,但需要“醉”中留清醒。

    贵州茅台突破了1800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昨天网上有很多段子,有股民说中国的科技分两类:酱香型科技和浓香型科技,也有股民说,美股科技股连创新高,因为科技在发展,未来自动驾驶普及了,就没有酒驾了,利好中国酿酒股。

    到底A股还能“醉”多久?中国股市历来有“喝酒吃药”的传统,每当市场震荡,没有什么可买时,大家的第一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就是买医药和酿酒,这两年食品饮料行业由于市占率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又出了一批食品饮料的龙头。
按理说行业集中度提升和龙头效应并非这两年才有,早几年就已经出现,A股各个细分消费行业龙头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高速发展阶段,而是进入业绩稳定增长、行业竞争格局也比较稳定的时期,但是从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却给了这些行业很高的溢价,根本原因还是A股真的缺乏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和公司。
自从去年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后,外资的助力又进一步打破了消费行业原有的估值框定,对于外资来说,中国的消费行业有14亿人口的巨大人口红利,是全球的稀缺品种,而且有些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还不充分,容易出现一些世界级的巨头,但是中国的科技大多不太稳定,而且相比全球巨头,中国科技确实要走的路还有很远,所以近两年的市场就表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当大盘不太好时,大家就会想:还是吃喝、健康更重要,然后就去买消费和医疗医药股;当大盘很高亢时,大家“诗和远方”的梦想又重新回来了,就会去买科技股。当两者都不太行时,就看看哪些品种估值还比较低,买点做防御。
由于今年全球都缺乏确定性资产,中国更是因为“房住不炒”和理财收益率下降以及基金的赚钱效应,大量的居民财富通过基金转道入市,所以爆款基金频出,这么场外资金待入市,所以市场也一直跌不下去,但是阶段又会因为海外因素或者国内经济、政策的不同环境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然后资金就在消费医药、低估值顺周期、科技股中不断轮转。
不过凡事都是物极必反,就像年2月末时的半导体、芯片一样,再怎么大的主题,终究有调整的一天,越是疯狂,调整的幅度越大,由情绪溢价引发的上涨最终也会回归合理估值,当没有人再敢看空时,当大家都已经失去防备时,调整可能也就快来临了。股票是公司价值的体现,也是人心的体现,情绪溢价唯心造。
指数还是纠结,昨天没有突破前期高点是好事,三角形整理到末端的快速突破一般都是假突破,反而会把更多人“诱多”套进去,温柔缓慢的突破才更踏实。三角形整理末端的急速下跌一般也都是“诱空”行为,所以千万别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