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阴晴不定的港股市场,投资者也是疑惑重重,港股是否就此“重生”?目前港服仍处于“危机”之下吗?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港股是否值得投资?
港股市场的风险:
一、地缘性政治因素持续
通常来说地缘政治冲突对股市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暂时的,但这建立在冲突本身并未损害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面的前提上。但本次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与 2000 年以来历次的地缘政治冲突有所不同,因为当前时点欧洲和美国都面临高通胀的问题。若因为本次冲突下全球能源价格持续攀升,那么全球滞胀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剧。高通胀紧货币政策推升欧美经济衰退概率,从而导致全球经济的同步下行,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冲击。
二、美联储加息
美联储加息往往会推升美元,从而导致全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股市跑输。从历史规律来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与美元指数也大致呈现出相似的走势,同时在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初期,美元指数往往会趋于上行。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强国和全球资金汇集地,美元升值会吸引全球资金流入美国而流出新兴市场,这就会对新兴市场股市的资金面造成压力。
港股市场存在的机会:
内地宏观利好消息不断,港股有望受益。
自“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设定2022年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之后,市场宏观层面仍不断有利好出现。
首先,3月公布的消费、投资等数据显著超出市场预期;
其次,近期央行公告称将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是对今年财政支出扩大的配合,进一步明晰了今年财政资金来源。
3月16日举行的金融委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宏观层面未来或将有更多的利好出现,港股有望受此提振,但仍需注意外部因素侵扰。
市场急跌之后,港股整体估值已经降至历史低位
经过近期情绪剧烈演绎特别是流动性冲击下的急跌后,港股整体估值已经跌到了历史低点。其中,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动态市盈率分别10.18倍、37.27倍,均已跌至均值以下。从PB来看,主要指数如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企更是降至近五年历史低位,其中恒生国企指数更是跌破净值。

(数据统计区间:2017.3.31-2022.3.31)
相对于A股,港股具有更高的股息率
通常来说,股息率越高越具有投资价值,而港股的股息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明显高于A股市场,目前恒指和国企指数股息率处于2.61%与2.40%。

(数据来源:Wind 申万宏源研究,截至2022.3.29)
A/H溢价幅度再度回到高位
A/H溢价率越高,说明A股的股价越贵,港股的配置性价比就越高,那么就会吸引部分资金回流港股。目前来看,A/H溢价也在年初小幅回落后再次重回高位,截至3月31日,目前为溢价率为142.54,处于历史高位。

(数据截至时间:2022年3月30日)
被套的港股基金还能解套吗?
客观地说,去年以来互联网公司股价大幅下跌已经兑现了大部分利空,但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还不能确定政策的负面影响是否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短期而言,互联网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仍在,何时能实现大级别的反转还需继续观察。
不过,在目前这样的底部区间,再恐慌的必要性已经不大了。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内外部环境复杂,短期不宜期待过高,但依然会有震荡反弹的机会,可以将持有周期拉长一些,通过逢跌分批买入或者定投等方式从容布局。
抄底阿里的芒格也表示,他并不担忧互联网反垄断,在中国投每一块钱都更有优势。投资大师在“套牢”后持续看好,自然有他的逻辑。作为普通的基民,我们也应该着眼长期。
逆风的过程必然很煎熬,但芒格的这段话也不无道理:我尽可能的希望在逆风或者是逆流的情况下能够游泳,但是我不会去判断逆风或逆流从哪里来。
如果你是一位长期的投资者,那么就需要忍受一些周期性的波动。有些周期会令人非常痛苦,但也有非常好的体验,你必须知道,就像我们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一样。黑夜之后,白天就会到来。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