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诺生物签订专利转让合同 多肽新冠药物前景可期
2022-04-12 10:10:15
描述
圣诺生物签订专利转让合同 多肽新冠药物前景可期。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部分地区疫情已呈散点暴发态势。众所周知,新冠特效药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这其中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部分地区疫情已呈散点暴发态势。众所周知,新冠特效药是疫情防控的关键,这其中,多肽新冠药物相对更具独特潜力。

  3月3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圣诺生物(688117.SH)子公司圣诺制药与奥达生物签订《转让合同》,以人民币6500.00万元(含税)受让并合法拥有一款抗新冠病毒多肽药物在中国的临床批件和专利独家使用权。根据圣诺生物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对投资者提问的回复,若未来该项目进展顺利,公司将有望实现多肽新冠药物的商业化销售。考虑到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对国内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及市场的广阔需求,该类药物或有望助力抗疫,并成为圣诺生物未来的重要业绩增长点。

  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

  多肽新冠药物潜力待释放

  全球疫情仍在高位运行,患者对于新冠特效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在自主研发新冠药物这一赛道上,国内的医药企业也在竞速。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新冠中和抗体、小分子口服药及多肽药物等类别。根据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新冠中和抗体具有靶点明确、纯度高以及可大规模制备等优势,但存在随着突变的发生而失去中和效力的风险;新冠小分子口服药受毒株变异的影响较小,同时生产成本低、服用方便,不过目前在国内仅辉瑞Paxlovid附条件批准上市。

  反观多肽鼻喷类药物,东吴证券医药团队认为,考虑到其给药方式友好,不需要经过体内代谢直接喷入鼻腔发挥作用,可以在病毒入侵人体的早期便抑制病毒的侵染,由此该类产品具备独特优势。

  据了解,本次圣诺生物子公司圣诺制药受让的“奥达生物与中科院联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多肽药物”就为新型冠状病毒多肽鼻喷剂药物,并已申请中国专利(专利号为:CN202110070935.7)。而根据公开资料,奥达生物长期研究长效多肽创新药物和靶向多肽创新药物,其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国内外大型制药公司和高校等科研机构,已申请化合物发明专利33项,不俗的科研实力也为未来双方推动多肽新冠药物的研发、商业化筑下了坚实基底。

  对冠状病毒有效范围广

  预计2022年底申请中国临床批件

  具体来看,圣诺制药受让的是奥达生物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冠状病毒膜融合抑制剂,是一类长度小于40个氨基酸的多肽新冠药物,而这种药物组合物不仅可以预防冠状病毒,还能治疗冠状病毒所引起的疾病。而且,它的有效范围也非常广,除了对新冠病毒(2019-nCoV)有效外,对于SARS-CoV、MERS-CoV和普通HCoV(例如HCoV-229E,HCoV-OC43和HCoV-NL63)等冠状病毒也有效。

  从原理上来看,据了解,多肽新冠药物的靶点既不同于新冠小分子药物的3CL或RdRp,也不同于中和抗体的S蛋白RBD区域,而是位于S蛋白S2亚基上相对保守的七肽重复域。有研究表明,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介导了病毒对靶细胞的侵染过程,其由S1和S2两个亚基组成,S1亚基负责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S2亚基则发挥病毒与细胞膜融合的功能。S2亚基含有七肽重复域1(HR1)、七肽重复域2(HR2) 等重要功能区,在病毒膜融合过程中,HR1与HR2折叠形成六螺旋束结构(6HB)以拉近病毒膜和细胞膜发生融合反应,从而使病毒的基因物质通过融合孔进入到靶细胞内。而新冠多肽新药,可与新冠病毒S蛋白HR1亚基结合,抑制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从而干扰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防止病毒入侵细胞。

  据圣诺生物透露,未来该产品将以一款新型冠状病毒多肽鼻喷剂药物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

  目前,该款药物尚处于临床前动物药效安评试验阶段,预计2022年底申请中国的临床批件,后续还需进行临床一期、二期、三期研究以及注册申报阶段等事宜。公司预计,完成项目需耗时2至3年,预计总投入约人民币1.75亿元。

  整体来看,这份转让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圣诺生物正式进军新冠病毒治疗领域,为抗击新冠疫情共筑力量,同时彰显了其作为上市公司的责任与担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下圣诺生物已然启程,市场期待着其项目进展顺利、早日上市,为全球抗“疫”工作带来更多好消息。



 

圣诺生物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4-12)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25万股,占流通A股0.78%

综合诊断:圣诺生物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4.53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