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城商行中的优等生宁波银行(002142)发布2021年年报。在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宁波银行延续了稳健发展的态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46亿元,同比增长29.87%,公司资产总额首次突破两万亿,不良贷款率仅0.77%,拨备覆盖率525.52%,资产质量继续保持在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随着经营稳中提质,宁波银行愈发受到市场的青睐,成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机构调研蜂拥而至、被国际知名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纳入富时A50指数……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总市值超过2500亿,排名A股上市银行第10位。与此同时,该行也积极回馈股东,将按每10股5元(含税)向普通股股东派发现金红利。
拥有如此斐然的经营成效,宁波银行是怎样成长为高质量、高成长的标杆银行?这与其重视差异化经营、扎实抓好风控、高效升级商业模式等是分不开的。一直以来,宁波银行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坚持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积累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并借助金融科技赋能的优势,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稳健可持续发展。
深耕区域普惠金融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这里民营经济活跃发达,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也是我国的制造业重镇。扎根于此的宁波银行,始终牢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
年报显示,宁波银行的服务客户数增长也创下新高。2021年,该行企业客户总数新增2.9万户,至年末已超49万户,其中90%以上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
由于民营和小微企业业务笔数多、单笔金额小、操作成本高,为了更专注、专业地服务小微企业,宁波银行将小微业务独立出来并成立了零售公司利润中心,并且根据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需求,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服务体系,自上而下实施全员访客制度,到一线了解客户的需求,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团队配置方面,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共设有小微服务团队320个,总人数达到2774人,小微团队人员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在产品服务上,仅贷款业务就有“快审快贷”、“税务贷”、“转贷融”、“透易融”等多种针对不同需求的特色产品。
以“快审快贷”为例,其在传统抵押贷款业务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估、审批、操作等环节的限时服务,提高了传统抵押贷款的办理效率;同时,线上业务模式为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提供了自助申请抵押贷款的渠道,申贷资料更加便捷,业务审批等待时间更少,融资业务办理速度更快。这款快速、便捷、灵活的融资产品,目前已为超过2万个小微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并且被宁波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宁波市普惠金融优秀改革创新项目”。
这仅仅是宁波银行扎实推进普惠小微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2021年末,宁波银行零售公司共服务客户37万户,较上年末新增1.2万户;客户存款余额14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贷款余额1392亿元,较年初增长28%。这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数8.2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17%,同比下降40个基点。
盈利结构不断优化
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
过去的2021年里,宁波银行书写了一份业绩靓丽的答卷,营收、净利增速均接近30%,居于上市银行前列。具体来看,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27.74亿元,同比增长28.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46亿元,同比增长29.87%。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强劲增长的背后,宁波银行积极推动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盈利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目前,该行已经形成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金融市场等12个利润中心,外加永赢基金、永赢租赁、宁银理财3个子公司利润中心,使得该行盈利来源更趋多元。这其中,大零售及轻资本业务的盈利占比不断提升,非息收入也稳步增长,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得益于财富管理、国际结算、小微企业等护城河业务的持续构筑,2021年,宁波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200.77亿元,同比增长51.50%,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38.04%,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82.62亿元,同比增长30.27%,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15.66%。
在多元利润中心协同共进的过程中,宁波银行也实现了资本效率的提升,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63%,较上年末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事实上,宁波银行曾在2018年提出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双二目标、百强银行”的战略计划,其中的“双二目标”分别是两万亿资产、两百亿净利润。如今来看,仅过去三年,该行的净利润目标近在迟尺,而资产目标已然实现。
年报显示,宁波银行资产总额20156.07亿元,首次突破两万亿,较上年末增长23.90%。截至2021年末,该行各项存款10528.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80%;各项贷款8627.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45%。
在经营规模迈上新台阶的同时,宁波银行的资产质量依旧保持优中向好。
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6.19亿元,90天以上逾期贷款余额46.84亿元。关注类贷款及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占比分别为0.48%和0.54%,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02和0.12个百分点。
多年来,宁波银行以其极低的不良贷款率闻名于业内,2008年至今该行不良贷款率从未超过1%。2021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进一步下降0.02个百分点,仅为0.7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该行拨贷比为4.03%,较上年末提高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25.52%,较上年末提高19.9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控制风险就是减少成本”,这是宁波银行一直坚持的风控理念,为此该行坚守审慎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持续完善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的风险管理体系,巩固风险管控优势。
2021年,宁波银行继续实施前中后台分离、条块结合的矩阵式管理体系,守牢不发生大额不良、不发生案件、不发生大的系统故障的底线。通过对行业和产业链的持续跟踪和研究,提升授信政策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坚持实施集中作业和独立回访,更好地防范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落地,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数字经营成效初显
全方位延伸服务触点
近年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面对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趋势,宁波银行保持敬畏之心、开放心态,加快探索,制定金融科技发展战略和自身发展路径。
据了解,宁波银行每年将5%左右的营业收入投入到金融科技建设上,全行现有300多套科技系统,全方位保障业务顺利进行。凭借自主掌握的核心代码和技术,各项系统紧跟市场变化,快速迭代升级,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
2021年,宁波银行加快融合创新,推动银行商业模式、展业模式、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四大领域赋能客户经营,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初显成效。
例如,在金融产品方面,宁波银行陆续推出“财资大管家、外汇金管家、票据好管家、政务新管家、投行智管家”等数字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五大管家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同时,集中资源打造开放的银行,满足企业“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需求,实现企业“业务流、信息流、管理流和资金流”与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
在服务渠道方面,宁波银行遵循“移动优先、体验优先”原则,在APP、网银、微信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五大渠道基础上,搭建开放银行渠道,打造产品、服务对外开放和接入的窗口,进一步延伸渠道触点,覆盖更多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体验。
以APP为例,去年末,宁波银行个人银行APP 2022版升级亮相,首次推出财富开放平台,展现出“开放+”“智能+”“陪伴+”三大特色,为客户提供便捷金融服务。“开放+”作为新版APP最显著的特色,该行引入了饿了么外卖、猫眼电影、差旅出行、便民生活、商城、医疗、旅行、车主等常用场景,满足用户日常生活需求。不仅如此,APP同时上线了宁波银行财富开放平台,通过严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展望2022年,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表示,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宁波银行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做确定且正确的事,坚守银行发展的初心与恒心,用专业持续为客户、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服务好实体经济,推动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继续努力为客户、为投资者、为社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宁波银行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4-08)● 短期趋势:股价的强势特征已经确立,短线可能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3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8.29亿股,占流通A股74.03%
综合诊断:宁波银行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9.33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