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顾一下,大盘以3471点开盘,上攻3500点大关受阻后快速杀跌,快速击穿3400、3300、3200、3100点4个百点关口,最低见3023点,之后反弹报收于3252点,收一根放量长阴线。
市场缺乏明确的主线板块,表现好的主要集中在地产、煤炭和疫情受益板块。
整个3月份的行情走得很惨,在新冠疫情扩散和地缘风险担忧的大背景下,3月中上旬基本呈现单边下跌的态势,外资减持、机构被动止损,恐慌情绪不亚于2018年的大熊市。

这个月中间的夺命连环跌直接干崩了2000多只私募基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给大部分基金降低仓位。
好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召开对稳定市场信心和防止流动性风险扩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明确了政策底。
分析当下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4月份的看点在哪?转折在哪?
三月份的两会为我国今年的经济发展定调——要完成5.5%的目标,市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的一切政策也是为了这个目标,市场的上下波动还是关注于这个目标。
金融政策力度有多大,财政政策能否达到预期,防疫政策给经济让路之后会带来多大的风险,房地产这头巨兽会不会放出来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份的投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同比增长了8.1%,增速比2021年全年加快了7.7个百分点,新投资的项目个数同比增长了1.1倍,新开工的项目总数投资额增长了62%。

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的扰动,预计二季度在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上就能够看到稳增长的成效,届时市场对经济尾部风险的担忧会解除。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疫情的发酵,很多地方,之前是深圳封城,后面又轮到上海封。
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全国的心脏,现在上海疫情远远没有出现拐点,这种对于未来的焦虑怎么办?
上海的疫情还能不能重新走出一条路,过去两年的防疫策略很简单,全面封城,但是如果每次疫情来了都是无条件封城,我们还能抗住对经济的冲击吗?
所以上海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防疫之路,能不能成功会不会成功都是未知的,但是在此之前上海一定会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市场用实际的走势解释这些担忧跟不安,谁都知道目前是底部,但是谁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没准很多基金从业人员还被隔离在家或者干脆躺在病床上了。

这才是目前走势的症结所在,不跌是因为对政策底的信心,不涨是因为对未来没信心。
从外部方面来看,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大宗商品涨价压力下美联储加息力度的变化。
美国近期的宏观数据表明,通胀高居不下,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从4%下调至2.8%,面临滞涨衰退风险,反映到资本市场上,美国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即将面临倒挂。

这无疑会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得左右为难,加息力度要如何把握,而美股走势也将会变得摇摆不定,并影响到A股走势。
总体来看,4月份走势并可能不会一路高歌猛进,中间是有很多变数的,大势上还是看震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防控的见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勇士战胜了恶龙。
市场风格方面,稳增长相应板块将会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而成长板块由于之前跌幅较大,短期内或有反弹。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