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股价翻倍,深套近5年的员工持股计划欲火速清仓!关注函来了
2022-03-18 02:10:07
描述
5天股价翻倍,深套近5年的员工持股计划欲火速清仓!关注函来了。绝处逢生。因沾上“电子身份”概念,3月10日至16日5个交易日,远方信息(300306)股价累计上涨96.03%,期间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绝处逢生。

  因沾上“电子身份”概念,3月10日至16日5个交易日,远方信息(300306)股价累计上涨96.03%,期间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赶在股价高点,公司“远方长益2号”员工持股计划于3月16日将全部56.01万股股票售罄。这一“急抛”动作,引起了市场和深交所的关注。

  热!借“电子身份”概念股价飙涨

  202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提出,2022年年底前,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到2025年,电子证照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加快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身份证、社会保障卡等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推动相关电子证照普遍使用。

  3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进身份证电子化,实现通过扫码办理需要用身份证的服务事项,同时保障好群众信息安全和隐私。一时间,“电子身份”概念热度上升,“电子身份证指数”本周内已连续三天大涨,累计涨幅超过13%。

  3月17日电子身份证概念指数

  具体来看,3月14日,电子身份证概念板块上涨5.22%,其中远方信息上涨19.98%,居首;15日,电子身份证概念继续一枝独秀;16日,电子身份证板块继续走强,同花顺(300033)电子身份证指数收涨7.26%。

  3月16日晚,远方信息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称关注到有媒体报道公司涉及电子身份证业务,公司暂未直接涉及电子身份证业务。公司目前主要围绕生物识别技术、产品与服务市场,重点在交通驾培、金融银行、公共安全、军工等行业领域开拓业务。主要产品为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指纹仪、指纹识别模块等金融生物识别产品;身份证阅读机具等身份识别产品。

  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远方信息按照细分产品类型列示公司近两年的营业收入构成,并说明公司各类产品或服务与“电子身份”概念、电子证照相关业务是否存在关联性。此外,结合电子证照相关业务的政策环境、产业链格局、市场竞争情况、发展趋势等及与公司业务的关联性,说明相关概念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影响。

  急!员工持股计划一次性清仓

  备受关注的是,远方信息一边澄清“暂未直接涉及电子身份证业务”,另一边已将深套多年的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票逢高售罄。

  3月16日晚,远方信息公告称,“远方长益2号”员工持股计划已于当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卖出持有的全部56.01万股公司股票。

  远方信息公告称,截至2017年5月17日,公司“远方长益2号”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公司股票的购买,累计买入公司股票56.01万股,成交金额1051.38万元,成交均价为18.77元,买入股票数量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19%。

  回溯资料,“远方长益2号”员工持股计划于2017年初设立,当年5月完成购买。按照规则,该员工持股计划所持股票分两次解锁。

  然而,股权激励并未能助力公司业务持续走强。员工持股计划购买股票后的当年(2017年),远方信息净利润同比增长47%;但2018年,因早年并购的维尔科技业绩大幅滑坡,导致上市公司当年巨亏4.85亿元。在此期间,公司股价一路震荡下行,2018年10月一度跌破6元。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远方信息分别召开董事会会议进行审议,连续三次同意将公司“远方长益2号”员工持股计划延期一年,即存续期分别延长至2021年5月16日、2022年5月16日、2023年5月16日。

  直到近期,神奇的逆袭上演了。因沾上“电子身份”概念,3月10日至16日,远方信息的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96.03%,使得公司股价四年多来首次“站”上了员工持股计划的成本线。

  远方信息股价近5年走势图

  对此,深交所关注函要求远方信息说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最近1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未来6个月内是否存在减持计划及减持计划具体内容,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违规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形,公司是否存在炒作股价配合相关人员或员工持股计划减持的情形。



 

远方信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3-18)


● 短期趋势:市场最近连续上涨中,短期小心回调。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69.19万股,占流通A股8.36%

综合诊断:远方信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0.2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