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实控人神操作!这家破产重整中的房企,豪掷4亿参与知豆汽车破产重整
2022-03-05 20:10:08
描述
神秘实控人神操作!这家破产重整中的房企,豪掷4亿参与知豆汽车破产重整。处于重整阶段的*ST银亿(000981)(000981.SZ),宣布参与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重整工作。3月3日,*ST银亿发布公告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处于重整阶段的*ST银亿(000981)(000981.SZ),宣布参与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的重整工作。

  3月3日,*ST银亿发布公告,公司与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下称知豆汽车)管理人签订备忘录,拟出资不超过4亿元参与知豆汽车重整及重整计划变更程序。

  知豆汽车总部位于浙江宁海县,拥有独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

  2019年,知豆汽车先后陷入销量骤减、欠薪欠款等风波中。同年,知豆汽车进入预重整程序,后因原重整投资人无法履约,导致重整计划停摆。截至目前,知豆汽车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不同于资本市场上经常出现的“强帮弱”案例,此时化身“白武士”的*ST银亿,仍处在自救阶段。

  2018年-2020年,*ST银亿因连续3年净利润为负,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目前,法院已裁定*ST银亿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在此期间,若*ST银亿不能执行或者不执行《重整计划》,公司将被法院宣告破产清算,股票亦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泥潭中的*ST银亿试图将知豆汽车拉出泥潭,这场交易,能否开花结果?

  加码新能源

  *ST银亿试图通过投资知豆汽车,借道进入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

  “本次拟参与知豆汽车重整事项,是公司基于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优势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与公司现有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形成协同效应。”*ST银亿在公告中称。

  *ST银亿曾连续15年上榜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2017年,*ST银亿实行业务转型,由原来以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为主转向“汽车零部件+房地产开发销售”并重。

  此后,*ST银亿陆续投入超过100亿元收购美国ARC、比利时邦奇、日本艾礼富等3家具有全球一流技术水平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大力进军全球高端制造业。

  反观知豆汽车,虽然目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但其是全国仅有的8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双部委审核的拥有独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拥有国内外各种专利100多项。

  知豆汽车的核心资产为其全资子公司兰州知豆,后者位于兰州的基地占地超过800亩,拥有完整落成的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和专业设备,具备正常的整车生产运营条件。宁海基地占地563亩,具有非独立新能源整车生产资质。

  3月2日,*ST银亿与知豆汽车管理人签订《备忘录》,有意取得知豆汽车的实际控制权及自主经营权,使得知豆汽车实现再生产。同时,*ST银亿将在备忘录签署后3个工作日内支付意向金4000万元予知豆汽车。

  更换掌舵人

  作为知豆汽车的“白武士”,*ST银亿目前也尚处于重整阶段,且已连续多年业绩不佳。

  2018年12月24日,*ST银亿所发行的H5银亿01未按时兑付回售款和利息,构成实质违约。随后,H6银亿04、H6银亿05、H6银亿07分别于2019年6月、7月和8月未按时兑付回售款和利息,构成实质违约。

  此后,因*ST银亿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3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今年1月,*ST银亿发布公告,预计2021年亏损达19亿元至23亿元,同比下74.71%-111.5%。

  对于业绩大幅下降,*ST银亿解释称,主要因公司个别房地产项目的合作方出现流动性问题,公司对长期应收款、存在减值迹象的存量房以及在开发项目,计提了相应减值准备。此外,受境外疫情严重等因素持续影响,导致公司旗下汽车零配件板块销售收入下滑、经营业绩产生亏损。

  令投资者欣慰的是,目前*ST银亿重整事宜正在持续推进。2月25日,*ST银亿复牌。2月28日,赤骥集团实控人叶骥正式入主*ST银亿,并当选为公司董事会董事长。

  网上关于叶骥的资料极少。据媒体报道,叶骥现年39岁,2007年在澳洲学习财务专业。*ST银亿公告资料显示,叶骥现任宁波市产城生态建设集团董事长,赤骥控股集团法人代表等。

  这位神秘的新掌门人,能否带领*ST银亿“摘星脱帽”?

  编辑刘婷



 

*ST银亿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3-05)


●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9.54亿股,占流通A股37.06%

综合诊断:*ST银亿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57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